再这样下去,红木的收藏价值是体现了,但确实也让一波红木爱好者表示担忧,无木可藏,不过随着,人们对木材的认识加深,大家发现,除了老三样,还有这四类红木是有可能成为新的红木领袖,被称为“新四样”。
第一种:缅甸花梨(大果紫檀、鸟足紫檀、越柬紫檀)
缅甸花梨的历史也很长了,从清代一直到民国时期的传统家具用材之一,又被称为香红木、草花梨。晚清民国时期,海南黄花梨就快被砍伐尽的时候,加上当时国力趋弱,进口同等的木材已不现实,这时候缅甸花梨,就被用作做海南黄花梨的补充引入,用来制作家具,直到现在,还有很多晚清民国的家具是用缅甸黄花梨制成呢,而黄花梨的却很少。
缅甸黄花梨可以说是红木市场的中流砥柱,是现在中端红木家具市场上使用最多的木材。它具有木纹清晰、材质硬重、密度高,木性稳定,容易雕刻和加工的特点,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。
用缅甸花梨木制作的家具,低调内敛,色泽温润,外观大气美观,而且牢固耐用,不易变形,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,也是G20、金砖峰会等国际会议主会场中会议桌椅的选定用材,收藏前景十分看好,被称为了老三样的替补。
而市场上俗称的缅甸花梨,并不是指一种木材,而是包括了学名为大果紫檀、鸟足紫檀(老挝花梨)、越柬紫檀(柬埔寨花梨)这三种木材,且都是属于国际红木中的花梨木类。
注:大果紫檀、鸟足紫檀、越柬紫檀在国际学术更新上已被归并为一个树种:大果紫檀。
第二种:花酸枝(红酸枝、巴里黄檀)
明清家具传统用材之一,在红木家具市场上属于中高端木材,且占有较高的份量。在红木国标中的花酸枝,包含的两种木材,属于黄檀属、红酸枝木类,学名巴里黄檀。
巴厘黄檀
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红酸枝的替代品,通常为了将它和大红酸枝(老红木)区分来,我们一般把巴里黄檀(花酸枝)与奥氏黄檀(白酸枝)并称为"新红木"。
在沿海地区的红木木材市场上,巴里黄檀一般被称为“花枝”,也有很多红木家具厂以“红酸枝”作为巴里黄檀家具的俗称做标注。
花枝木底色比大红酸枝要浅,一般为红黄色到酱红色,也没有大红酸枝那种粗大黒筋,材料硬重,结构紧密,普遍沉于水,新开料有轻微的酸香气,时间久了则闻不到任何味道。
花枝木料也被认为是老挝最好的木材,也有很多商家,将其以老挝红酸枝来鱼目混珠。作为国标红木中大红酸枝的替代用材,巴里黄檀的主要的缺点是大料少。
第三种:白酸枝(奥氏黄檀)
白酸枝,学名奥氏黄檀,又叫缅甸酸枝,主产于缅甸,在“红木”国家标准中归为红酸枝木类。
在明代即就已经被使用用来做家具,但是明清时期的酸枝木主材还是以红酸枝为主。
民国时期,由于西式家具的盛行和传统红木的数量日趋减少,导致白酸枝这种木材开始初露锋芒。
当时,白酸枝制成的家具因为颜色浅而亮,更适合搭配西式家具,价格还暴涨过。但,随着西式家具和传统家具风格的融合,白酸枝就被埋没了。
白酸枝属于红酸枝木类。起初,人们将缅甸瓦城和泰国所产的有比较绚丽花纹的黄檀属木材称其为“花酸枝”,后简称“花枝”,其他的就被称“白枝”。现在我们只将奥氏黄檀称为“白酸”,黄檀属红酸类的巴里黄檀称为“花枝”。
直观看,黄花梨和白酸枝最大的区别在于,白酸枝有鱼鳞纹,而黄花梨没有。
纹理上,白酸枝与海南黄花梨特别是越南黄花梨很接近,有相似的鬼脸或能呈现水波纹的效果,做成小件后,一般人很难分辨。
白酸枝和黄花梨的区别,在于白酸枝常有鱼鳞纹。
用材质好的白酸枝做旧,可以冒充,越黄家具,行家都很难分辨,可见白酸枝木材的优越性。
白酸枝的木性和价格属于红木市场的中端消费,可见未来也是红木中端市场的支柱
第四种:紫光檀(东非黑黄檀)
紫光檀,在国际红木中,属于黄檀属、黑酸枝木类,学名东非黑黄檀,主产于非洲东部。密度很高,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木材,原木外形难看,扭曲而多中空,加工很困难,导致出材率低,但如果能够加工处理,经过加工后的木材又极优,性质稳定。
紫光檀原木价格不高,但成品价格极高。一般的小厂加工不了,而真正的大厂还不愿意碰它,虽然原木价格不高,但因大多扭曲中空,取料困难,出材率极低,仅为10%-15%。
同时,因硬度高,加工也有非常高的难度,人工费用高昂,做出来的家具卖家也很高,否则就会损失成本。
一般用它做成的大型家具,价格还贵高于同类的大红酸枝家具,而小件的低于大红酸枝家具价格。紫光檀这几年来被很多人所看好,包括很多红木行业专家都极其赞赏其材质和潜力。而且,也有很多高端消费者选择紫光檀,这两年,已有很多紫光檀家具进了北京的四合院。
最后
以上四类木材是目前红木市场除了老三样,最被看好的红木木材,但满足红木国际标准的红木也不少,自然还有其他的优质木材,只是这几样目前来看呼声最高,当然,每种木材的收藏价值不一样,此处,只做参考。